Freewind @ Thoughtworks scala java javascript dart 工具 编程实践 月结 math python english [comments admin] [feed]

(2014-06-14) TWI 3-1 咨询入门

广告: 云梯:翻墙vpn (省10元) 土行孙:科研用户翻墙http proxy (有优惠)

做“咨询”只有一个目的:驱动变化

客户找到我们,让我们去做咨询,一定是客户那边有什么问题让他们不满意。如果咨询师不能够驱动变化,改变不了他们,就没有任何意义。

作为一个咨询师,如果我们说“用户很难搞定”“用户不听我们的”这样的话,只能说明自己是个失败者。

变化的两个问题

如果要驱动变化,一定要想好这两个问题:

我们为什么要变

我们为什么要现在变

如果自己都回答不了这两个问题,那么根本没法说服客户。

变化的起点是”紧迫感“,变化的终点是”融入企业文化“

紧迫感,可以通过跟客户的交流,引导客户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,提出解决方案。

问问题的时候,要注意开放型问题和封闭型问题结合。开放型问题一般是”为什么“,封闭型一般是”是“或者”否“,或者从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。我们通过开放型问题进行发散,再通过封闭型问题收敛。如果用户老是回避问题,则需要用一些只能回答”是或者否“的问题,要求客户给出确定答案。

就像是”盗梦空间“,要通过造梦让用户认为我们的方案其实是他自己想出来的,自己要去推行的。这样他才有动力。

否则,他会认为这是咨询师的方案,成功了是咨询师得了好,失败了也是咨询师的错。

但问问题只是一种技巧,如果自己没有干货,根本把握不了客户,问来问去只能让用户烦。

(后来做了一个游戏,我们去问客户问题,自己对于一些基本概念都不太理解,怎么都问不到点子上)

这时徐大师举了一个例子,他说他有次在机场看到一本书,上面列举了各种公司组织结构,有一百多个。他发现每一个他都知道,并且在三本以上的书里看到过。而一般的企业管理者可能只熟悉五六种,他跟他们聊天的时候,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信任感。因为自己有大量干货在脑袋里。

变化如果不能融入企业文化,则没有生命力,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。所谓”企业文化“,就是指:

你做什么事情会得到企业/同事的认同

在某公司,实行的是“谁的代码谁负责”的制度,这些都是跟KPI挂钩,是企业鼓励的。所以在这个企业去强调团队合作,代码是大家的,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。去做敏捷推广,由于很多实践都是跟公司文化冲突的,很难开展。后来跟领导商量,把“敏捷”写到了KPI中,才使得工作顺利开展下去。KPI不是敌人,在某些时候,它是朋友。

只在当某个变化最后成为企业文化,才可以算作终点,因为它才能生存下去。

对公司的分析

用到了四象限的图:

4 | 1

———-

3 | 2

第一象限:control类型的公司,command chain

这样的公司有很多,像军队,像华x,中x等。特点就是,上级向下级发命令,下级执行,然后向上次报告。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直接报告的上级。重要的是下级的执行力。

第二象限:竞争类型的公司

专业服务类公司,比如会计事务所,律师事务所,或者我们公司。

每个人的专业要求都很高。这样的公司一般都有多个层级,像金字塔。有要求,当几年之内,不能从某个级别升到上面一个级别,则自动离职,哪怕你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很多年,哪怕你业绩很好。

因为在这样的公司里,最宝贵的是机会。如果你在某个位置呆得太久不能上次,那么你就占据了下级人员向上流动的机会,那么就只有走人。

我们公司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规定,允许一个人在某个级别呆很久,只是因为我们现在正在扩张,新增了很多机会。等到以后不再扩张的时候,也许就会有类似的规定了。

在这样的公司里,竞争非常激烈,哪怕表面一团和气,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努力。每次新招一个人,都要比同级别的平均水平要高,若干年以后,对于新员工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,每一级别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。老人如果不努力,很可能会被淘汰。据说国外某公司很长时间都没有招到人,就是因为对新人的要求已经高到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人了。

第三象限: 培养型公司

像教会等。这样的公司一般有伟大的理想,每个人是不可替代的,会很注重对新人的培养。

我们公司在这块也做的比较好,比如我们的一些实践(结对、code-review)等,可以帮助新人快速成长。

这里谈到了结对。结对编程,一定会比两个人分开干自己的活要慢。但是它可以培养新人,传递知识。

两个人结对时,老人只写测试,新人只写业务代码。这样新人可以快速了解项目,培养独立开发的能力。

(更多的忘了)

第四象限: 合作型公司

我们公司也属于这样。强调团队,不强调各人。如果成功,是团队的成功。如果失败,是团队的失败。

第一、二象限,涵盖了中国99%的公司。

咨询

给公司做咨询时,要先搞清楚它的类型。如果是control类型的,则可以引入一些团队合作。如果是竞争型公司,则可以引入一些培养方面的实践。

咨询方面的东西太深了,这些东西只能算个大纳,让我们知道自己去找哪些方面的资料补充。不可能通过一个session就让大家掌握。

最重要的是要比客户知道得更多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